close

 

小彎嘴 Pomatorhinus musicus
英文名 Taiwan Scimitar-babbler

別名

小彎嘴畫眉、棕頸鈎嘴鹛、竹骹(腳)花眉(台語)
目名 燕雀目(Passeriformes)
科名 畫眉科(Timaliidae)
特有性 特有種
保育等級 非保育類
形態
羽色及外觀 身體呈暗褐色,頭頂及過眼線黑色,長眉線及喉白色。有長且下彎的嘴喙,上嘴喙黑褐色,下嘴喙米白色。喉、胸部白色,胸前密佈黑色縱斑。後頸、腹及脇栗紅色。雄鳥與雌鳥羽色相近,但雄鳥眼罩較雌鳥寬大些。
生態
習性及行為 常出現在闊葉林或次生林下層草叢或灌木叢中,成對或小群活動,有時也與繡眼畫眉混群。飛行能力欠佳,僅做短距離飛行,大多以跳躍的方式前進。常在芒草叢中尋找昆蟲及種子為食。生性羞怯,但較大彎嘴易見。小彎嘴鳴聲非常富變化,雌、雄鳥也會相互呼應合唱。
活動模式 成對、成群或混群
出現海拔 低-中-高海拔
棲地 森林底層、疏林、林帶邊緣、灌叢和草叢等
食性 昆蟲、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果實、種子等
居留狀況 普遍留鳥
玉山園區 園區內普遍分布於低至中海拔地區,2600公尺尚可見,以低海拔較普遍。

小彎嘴堪稱是台灣的留鳥中,鳴聲最具變化的一種。

在眾多圖鑑中,沙謙中所撰寫的 忽影悠鳴隱山林 對小彎嘴鳴聲的描述算是最完整貼切的:'音嘹亮而富於變化,一為速度較快且漸次下降之「嘓~嘓、嘓、嘓……」,一為嘹亮粗啞之「可歸—」或「歸、歸、歸」,以後兩種聲音出現的機率較大'。這段文字中所描述的三種聲音算是最常聽到的基本聲音型,但事實上除了至少還有三四種以上的聲音外,這三種基本聲音的變化也常讓人耳朵打結 (^ ^#)。我自己目前錄到的七筆紀錄中,至少就出現了五種聲音,以下一一介紹:

首先是基本三個聲音中的的「嘓~嘓、嘓、嘓……」,這裡為方便區別將其稱呼為callA ,有時會與山紅頭的song混淆:

IMG_1576  

arrow
arrow

    明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